“三川碧流朔山景,一幅画卷半壁亭。漫步云间七彩路,四时风光四时新……”峰回路转,林木葱茏,悠悠白云上飘荡着声声花儿,一幅人水和谐共生的画卷映入眼帘。
雾山岚光浮绕,四时若雾的老爷山;飞鸟栖息的北川河……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是青海河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县城之一,因历史底蕴深厚,生态资源丰富,成为一颗镶嵌在青藏高原上璀璨的明珠。
近年来,大通县以人水和谐共生为目标,积极探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,努力践行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的治水思路,统筹水资源、水安全、水生态、水环境和水文化“五水”共治,全力将各项工作向纵深推进,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、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、治理和修复,涵养水源、防治水土流失、促进江河湖泊休养生息,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。
【资料图】
抓住水土保持关键点,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
逊让、多林、青山、东峡地处大通县偏远脑山地区,坡陡山多,流域面积宽广,相继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。10万亩梯田、215公里的田间道路,让跑水、跑土、跑肥的“三跑田”变成了保水、保土、保肥的“三保田”。2021年,庙沟小流域被列入全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试点项目,突破传统治理模式,率先探索生态清洁小流域创新模式,以山清、水净、村美、民富为目标,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。
经过长期连续治理,截至2022年底,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8.85平方公里,累计完成投资4.67亿元。通过治理,区域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,农作物增产增收,激活了群众劳动致富的积极性。
拧紧河湖长制责任链,深入推动河湖长制从“有名有责”向“有能有效”转变
祁红岩是一位北川河畔村级河长,也是西宁市大通县黄家寨镇青铝社区党支部书记。2020年获评“巾帼河湖卫士”,是青海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代表。
“很多社区居民将生活垃圾、建筑垃圾等扔在沿河两岸。”祁红岩说,巡河一般只需要20分钟的时间,可她却走了一个多小时,几步一停,仔细观察河道周围的情况。边巡河边讨论管护办法,在她的安排下,巡河志愿队、河道管护监督志愿队逐步建立起来并发挥出了积极作用,居民们共同监督,共同管理河道。
随着河湖长制的推进以及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,北川河恢复生机,通过大通县全面建立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,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六大任务,立足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,考虑物种的共生和多样性规律,同时,通过常态巡查和集中排查,层层抓落实的河湖管理保护工作,复苏河湖生机活力。
近年来,全县353名河湖长、334名河湖管护员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踏踏实实地用双脚丈量着全县5条中小河流。如今北川河逐渐恢复成居民们记忆中最初的样子,河水和蓝天一样透彻,滩涂上郁郁葱葱,绿树成荫,水中波光粼粼,水鸟栖息,两岸公园绿化,居民赏景游玩,一幅温馨美丽的人水和谐画卷。
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,着力探索精细化节水道路
“大通县每月监测企业用水量,重点监控用水单位水量,并上传至青海省水资源监控平台,其他用水单位按季度填报用水统计直报系统。督促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,邀请专家对各企业用水把脉,加大非常规水利用,降低水耗,提高用水效率,通过几年努力,工业用水量从2020年的1600万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1131万立方米,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55.01%。”据大通县水利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孔繁珍介绍。
近年来,大通县不断健全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、用水效率控制、加强取用水监管、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等一系列硬指标,真正做到以水定城、以水定地、以水定人、以水定产,被水利部认定为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(区)。
大通县水利局联合大通七中开展节水漫画、手抄报比赛,经过评委的层层筛选,评选出“校园节水大使”1名、“校园节水宣传员”24名。“平时老师就讲了很多节水知识,这次比赛非常有意义,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,以后要加倍珍惜每一滴水。”大通七中初一(三)班学生说道。“通过此次活动,学校每月用水量明显减少,学生们节约用水意识明显增强,真正做到节水行动,从我做起。”教导处主任说,接下来学校还将利用“主题班会”“国旗下讲话”等形式继续加强节水教育。
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,全面提升宝库渠、石山灌区灌溉基础设施完好率、供水保证率及灌溉水利用系数。改善灌溉面积9万亩、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.6以上、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75%、骨干灌排设施完好率达到90%。“通过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,基本实现了渠道上下游闸门的联动控制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调度。对渠道水情的实时、精确测量,基本实现了渠道调水自动化和信息化,摆脱了传统的粗放式人工管理方式,提高渠道灌溉效率,同时为保障灌区粮食生产安全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。”宝库渠管理所所长阿怀智说。
农村供水提质增效,实现农村供水从“有水喝”到“喝好水”的转变
说到水,黄家寨镇大哈门村村民柴富春满脸笑容,“自从建了水厂后,水质特别好,水库管理所为民办实事也办得好,谁家的水管坏了,会及时来修。”位于大哈门村的大哈门水库水厂,为下游8个村供应饮水,为了让村民喝上优质水,大通县水利局多方筹资建设大哈门水库水厂,实现了农村供水从“有水喝”到“喝好水”的转变。
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事关民生福祉,是关乎群众生活的大事、要事。大通县长宁镇东村、西村长期共用一个蓄水池,随着群众用水需求提升,每年初春东村都会间歇停水,为彻底解决停水问题,大通县水利局投资57.6万元,新建蓄水池1座,重新敷设960米的饮水管道,对村内的1500米村级管道进行了改造提升,解决东村群众饮水难题,满足了群众的正常饮用水需求,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“心头事”。
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精神,着力构建河湖安澜的防洪体系、城乡统筹的供水体系、安全集约的用水体系、河库健康的水生态体系、智慧高效的监管服务体系,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水利事业的各个领域、各个环节、各项工作,在守正创新中主动作为,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,奋力推进大通县水利工作高质量发展。”大通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(来源:大通县委宣传部)